主页
联系我们
关于泰普洛
泰普洛领导力
泰普洛中国
泰普洛全球
泰普洛服务客户
联系我们
核心业务
领导力测评
高管教练
定制化内训
内部私董会
企业内训
合作与咨询
申请教练
业务咨询
观点/动态
领导力洞见
书单推荐
近期活动报名
活动回顾
+
关于泰普洛
泰普洛领导力
泰普洛中国
泰普洛全球
泰普洛服务客户
联系我们
+
核心业务
领导力测评
高管教练
定制化内训
内部私董会
企业内训
合作与咨询
合作与咨询
观点/动态
领导力洞见
书单推荐
近期活动报名
活动回顾
过去的成功模式,是走向未来的最大障碍
在追求卓越的领导力道路上,我们常常陷入一个隐秘却常见的悖论:那些曾经铸就辉煌的思维和行为模式,最终可能成为禁锢未来发展的无形枷锁。
全球顶尖教练马歇尔·戈德史密斯就曾说,
阻碍人们持续成功的因素,既不是智力与技能,也不是能力和经验,起决定性作用的,是一个人的习惯性行为。
已经取得一定成功的人,常常会被过去的成功模式和习惯行为所困。成功会带来路径依赖,让人们更加倾向于重复既有模式;成功也会制造心理盲点,使领导者难以放下已验证过的经验。于是,过去的优势逐渐演变为发展的障碍,让领导者难以客观审视现实,
在自我强化的认知闭环中错失转型良机。
突破之道,在于培养深刻的自我觉察能力。这要求领导者勇于拆解固有的心智模式,以开放姿态接纳反馈,并通过“四项承诺”建立新的行为准则。同时,专业教练的第三方视角,成为打破认知壁垒的关键力量。
德鲁克曾多次提醒:“最大的危险,不是来自新的竞争者,而是沿用已有的成功逻辑。”当我们能够审视那些“习以为常”背后的“理所当然”,改变习惯就不再只是行为的调整,而是领导力本质的升华,是个人与组织持续进化的密码。
本文根据马歇尔的著作《习惯力》中的部分精华编辑而成,帮助领导者跳出自我盲点从而为未来打开新的可能。以下敬请enjoy:
| 全文共计4546字,预计3-4分钟 |
很多领导者,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,个人成长就会停滞不前,常常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些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和思维范式。
成功的陷阱:
阻碍习惯改变的四种惯性思维
习惯性行为,阻碍了我们获得持续成功。所以,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习惯,来改变未来。然而,改变绝非易事。大部份人试图改变自己的习惯、观念和行为,往往遭遇到各种挑战,最后失败。对于已经成功的企业家和高管来说更是如此,
根植于内心的信念,让他们故步自封、拒绝改变,从而为失败埋下了祸根。
▶▷信念一:我已经是一名成功人士了
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人,往往会对自身能力和天分怀有高度自信
。他们习惯性地回忆并强化过往的辉煌时刻,这些记忆不断被重播,不仅支撑了自信,也构筑了“我是成功者”的自我认知。
对团队同样如此。成功人士不仅相信自己的团队一定会取得成功,而且总是会高估自己为团队成绩做出的贡献。在与同行比较时,他们往往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参照,并据此得出“我在行业前列”的结论。研究表明,在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群体中,这种自我评价的比例甚至超过九成。
这种“我已经是成功人士”的信念,在大多数情况下,都可以带来积极的结果。但当一个人的行为需要进行一些改进的时候,这种信念就会成为一种障碍。
因此,当外界试图指出他们的不足或建议改进时,往往会遭遇本能的抵触。
自我认知中的“成功者身份”,一旦被质疑,就容易引发防御心理,从而阻碍自我反思和改变。
▶▷信念二:我一定能成功
另一种常见信念是对未来的高度自信。成功人士总是相信,自己完全有能力凭借个人的力量或聪明才智,让事情按照自己预先设想的方同发展。
成功人士总是有一种很强的“
内部控制感
”。他们坚信,一个人要想成功,就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勤奋和个人能力,而不是运气,或者是其他任何外部因素。即便之前是因为运气做出了一些成就,他们还是会坚信那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努力。
这是成功人士的一种典型心态,他们总是相信,
一个人的成功完全是他的勤奋和个人能力的结果
。这种信念推动他们主动承担挑战,甚至在他人畏惧风险之时,依旧选择迎难而上。
然而,这种信念也带来隐患,过于强调个人作用,
而忽视了环境、机遇和团队的影响。
部分人会把偶然的好运解释为个人的必然结果,从而形成过度的自我归因。在此基础上,改变既有做法变得格外困难。
▶▷信念三:我有足够的动力获得成功
成功人士通常展现出强烈的进取心与乐观主义。他们不仅坚信自己有能力达成目标,还怀有“不惜一切代价”的执行意志。
成功人士总是会用一种别人似乎难以理解的热情,去寻找机会。当他们设定并公开宣布了某个目标之后,通常会“不惜一切代价”去实现这个目标。这是一件好事,但也很容易演变成一种过度的乐观。正因如此,
许多成功人士才会极度忙碌,并且很容易做出一些自己根本无法兑现的承诺。
很多高管都面临同样的困境:日程表永远排得满满当当,并非因为危机,而是因为机会过多。成就者总能吸引外界投来的合作与资源,而他们难以拒绝这些看似有利的机遇。于是,曾经帮助他们登顶的勤奋和激情,反而可能成为导致疲惫与失焦的陷阱。过度乐观与贪多,常常让人忽视取舍的重要性。
▶▷信念四:我选择成功
成功人士相信,自己之所以会做当前的事情,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意愿。一个人越成功,他的这种意愿就会越强烈。当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时,就会变得更加有决心;而当我们被迫做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时,就会变得消极被动。
然而,
越是坚信“成功来自自主选择”,越难以接受外部提出的改变建议。
心理学中的“认知失调”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现象:当一个人越坚信某种观念,就越难接受与之相悖的信息。即便事实摆在眼前,他们也会下意识地选择忽视。
许多成功人士,都会按照一种对自己有利的方式,利用这种“认知失调”。他们只相信那些跟自己想法一致的事情。
这种信念,在坚持目标、抵御困难时,具有积极意义。但一旦需要调整方向,它就会成为巨大的障碍。成功人士常常通过“玫瑰色的眼镜”解读现实,
只接纳符合既有认知的事实,从而错失重新定位和转型的时机。
自我觉察,刷新成长路径
我们的行为范式本身,就是建立在一个人底层的价值观、信念以及最底层的自我身份的认知之上的。所以,这些信念一旦固化,就可能阻碍领导者看清现实,做出错误的习惯性行为。
换句话说,
过去的成功要素,正在潜移默化地成为未来的最大障碍
。所以,领导者的“自我觉察”显得尤为重要。
▶▷审视自我:拆解旧有心智模式
自我觉察,是“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所产生的结果”。指个体能够辨别和了解自己的感觉、信念、态度、价值观、目标、动机和行为。在此过程中,
将自我从心智中分离出来,当做被观察审视的对象
。
领导者成功的信念,会让他们陷入一种“迷信”心智中,他们总是会假设:“我那样做了以后,就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。所以,肯定是因为我做了那件事情之后,才得到这样一个结果的。”
任何人都会重复那些曾经给自己带来良好感觉的行为。一个人的成就越大,他就越容易这样做。过去的成功经验,在无形中被内化为一种“真理”,仿佛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境。
所以,领导者要不断挑战自己的假设,问问自己:我为什么还在继续采用这种做法,难道这种做法真的是我取得成功的正当理由吗?或者它只是一种我多年来已经习以为常的迷信观念而已?
微软CEO萨提亚·纳德拉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真正的转型,不在于我们改变了什么产品,而在于我们是否改变了看世界的方式。”
只有敢于拆解和挑战自身的心智模式,领导者才能避免被旧有的成功经验所绑架。
| 泰普洛领导者成长型心智工作坊现已正式上线,欢迎联系我们获取方案详情 |
▶▷四项承诺:学会并经常练习反馈
成功人士往往难以接受负面反馈,在面对批评时会本能地抵触。然而,反馈是了解自身关键,能够帮助领导者突破自我认知的局限,发现潜在问题,实现持续改进。
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,提升团队的沟通效率,需要领导者做到
四项承诺——忘掉过去、说出真相、提供支持和找出改进之处。
第一,领导者需要“忘掉过去”。
这意味着放下过去的成见和偏见,不再被过去的成功或失败所束缚。许多领导者会陷入“把一切都归咎于过去”的陷阱,这种习惯会阻碍团队的创新和进步。领导者要学会专注于当下和未来,为团队创造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环境。
第二,“说出真相”要求领导者进行坦诚的沟通
。领导者不仅要真实地评价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,还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。
第三,“提供支持”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。
领导者应该关注团队成员的成长需求,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源,同时在团队成员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。这种支持不仅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,还能激发成员的积极性。
最后,“找出改进之处”,需要领导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持续改进的意识。
领导者可以通过定期的反馈和沟通,收集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,共同探讨解决方案,从而推动团队不断进步。
借用外部力量,教练的帮助尤其重要
人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不知道。当个人难以觉察到自我时,教练便要发挥作用了。
谷歌“教父”埃里克·施密特说:“人们永远不擅长客观的看待自己。但是他人却能观察他们。教练就是这样一个角色,给予我非常大的帮助。”
我们都需要能给自己真实且有价值反馈的人,这是启动自我觉察的起点。教练正是这样一个及时的信息反馈系统,让你看清自己的盲点。
教练就像一面清澈而无情的镜子,反射出盲点,帮助领导者看清自己言行不一、思维矛盾之处。这种中立的、基于事实的反馈,是组织内部任何下属都难以直接给予的。
教练是领导者的思维伙伴。他会挑战领导者那些“想当然”的假设。
教练通过提出挑战性问题,迫使领导者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,探索新的可能性。
同时,教练也会创造一个安全、保密的空间,让领导者可以放下防御,坦诚地探讨自己的恐惧、脆弱和真正的困惑,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。
最后,觉察之后,必须有行动的改变。教练会协助领导者将新的认知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和行动计划,并在此过程中提供支持、问责和鼓励。当领导者在变革中遇到阻力、产生动摇时,教练会帮助他回顾初衷,坚定信念,找到新的资源和方法。
领导者如何破旧立新,才能不沉浸于过往的成功、自身的地位、他人的赞美和员工的顺从之中,打破旧有的行为范式让自己不断发展进步?
唯一的方式,就是
自我觉察
。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的成长,要想取得实质性突破,都需要勇敢地走向自己的反面。
| 泰普洛领导者成长型心智工作坊现已正式上线,欢迎联系我们获取方案详情 |泰普洛成立于2002年,拥有多位一号位背景的大咖教练,帮助领导者深入问题根因,建立自我觉察和反思的习惯;同时我们为企业提供顾问辅导、定制化培训、一对一教练等领导力陪跑服务。扫码与我们联系
欢迎咨询,获取更多详情
Ivana:18918323203(同微信)
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品课系列 ▽
| 版权说明 |
- 内容编辑:泰普洛领导力Ivana张婷/李卓越
- 文章素材来源:广东人民出版社《习惯力》,马歇尔·戈德史密斯、马克·莱特尔著
- 如需转载,请加工作人员微信 qyj9612,备注“转载”,进转载群;后台回复“转载”,看转载详情
上一篇:
国庆合集 | 领导者心智升级指南:反求诸己 内在升维
下一篇:
纳瓦尔3小时访谈完整版:关于幸福、财富、学习和自我价值的洞见